“邻里共享e社区”,助力构建和谐社区新典范
▲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环境处、物业处,房屋安全管理所的相关领导考察人民街大德中、大新中、玉带濠社区监控中心机房
▲广州市智慧社区发展促进会会长崔宁汇报智慧社区建设整体情况
▲考察人员在人民街大德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召开座谈会
春风浩浩,细雨绵绵,乍暖还寒的时节,全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,广州也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景象。
4月3日下午,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环境处、物业处,广州市房屋安全管理所的相关领导,以及广州市11区负责老旧小区(社区)日常管养工作的相关人员,来到人民街大德中、大新中、玉带濠社区,走访调研了“互联网 +物业”的“邻里共享e社区”管理方式。广州市智慧社区发展促进会会长(以下简称“促进会”)崔宁汇报了智慧社区建设整体情况。
▲人民街大德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
“邻里共享 e 社区"采用的是创新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,形成了集安保服务和社区服务于一体的便民服务平台,为了实现高效、舒适、安全的社区生活,打造的一个共建、共享、共治的社区治理新模式。”崔宁说。
从治安形势严峻到零案发率
广州市越秀区人民街是广州市典型的老旧城区,这里商户居多,人员密集,房屋老旧,加之常年无物业管理服务,治安形势严峻,治理工作艰巨。
“我们介入后,在2016-2017年整体完成社区围蔽、门禁、监控系统工程,2017年濠畔社区完成监控中心机房建设。”崔宁介绍。
▲社区门禁展示
通过门禁、监控及围栏等硬件设施+工作人员值守服务,确保社区居民人、财、物的安全保障和社区管理设备的正常运转。同时,“五类车”、“住改仓”等问题也逐步得到改善。记者看到,如今的社区,即便多数行道狭窄,但整洁有序。
▲社区内情况
此外“邻里共享e社区”还研发了一系列技术应用,实现社区智慧、高效管理。
目前,该平台拥有手机开门系统、E巡查系统、无人机巡查系统等。据记者了解,通过手机开门系统,可以实现门禁系统与“邻里共享e社区”平台对接,方便居民出行。同时,在首次开通门禁服务时,会全面登记辖区内住户的具体情况,汇制成数据信息报表,作为日常管理依据,实时更新住户情况,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提供精准有效的数据支撑服务。
▲E巡查系统展示
“智慧社区运营的核心是社区群众,每一个用户都是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。通过社区居民共同参与,信息快速收集和传递,有效降低社区诸多隐患发生和扩散风险。”崔宁介绍。
▲崔宁向记者介绍智慧社区情况
无人机巡查系统则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,应用无人机定期巡查,对社区进行高空视频监控。记录社区的危险房屋、违法建设、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房屋情况,及时发现、及时报警、及时处理,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,大大降低了监管成本与风险,实现高效管理。
“我们从A、B、C、D、E(A:人工智能;b:区块链技术;c:云计算技术;D:大数据;E:互联网)多个技术角度,为广州社区提供高效、舒适、安全的社区生活。”促进会技术顾问牟军表示。
▲促进会技术顾问牟军接受记者采访
截至2020年3月15日,“邻里共享e社区”共出动巡查人员合计1988人次,完成共计1988次定点巡查任务,共启用无人机巡查合计约480次。
“2018年以来,我们在越秀区人民街道辖区内8个社区试点进行智慧社区建设,如今,这8个社区治安发案率大大降低,其中3个社区2019年实现零案发率。”崔宁如是说。
值得一提的,智慧社区在此次新冠肺炎防疫战中发挥了大作用,通过人员信息精准采集,大幅降低了人力巡查成本,为人民街筑起了一道固若金汤的社区安全防护墙。
实现“造血”功能是建成智慧社区的前提
目前老旧城区、社区难以开展物业管理服务,主要是因为社区无人交纳物业服务费、收费率低,无法满足物业服务企业的日常开支。
“曾经我们也引入过传统物管服务,但居民缴纳物业费积极性不高,物管公司更无法实现自身‘造血’功能,最后失败退场。”大德中社区居委会主任邓月冰介绍说。
▲大德中社区居委会主任邓月冰向记者介绍情况
-
据了解,“邻里共享e社区”目前只向每户居民收取了5元/月的网络费用,用于后台系统维护,此外再无其他收费。
-
他们是怎么做到的?
-
智慧社区之所以能在这里成功,是因为打破这一瓶颈,在满足居民能够享受物业基础服务的前提下,通过技术手段开源节流,打造社区自我“造血”功能。
-
目前“邻里共享e社区”针对老旧城区居民房屋楼龄长、破损严重、生活设施损坏率高等实际情况,开发应用了“E维修系统”,让具备上岗资格的居民注册E维修人员。以这种方式,不仅能让居民通过共享维修服务带来等价报酬,还能为平台带来相应收益。
同时,还开发了E商城系统,直接与岭南集团等国企、老字号、上市公司强强联手,打造整体居家必需品供应体系,消除人民群众对“食品安全”的担心。
据统计,经3个月的测试期,E维修板块已实现服务次数138次;E商城板块已实现交易金额近5万元;E宣传板块已和相关合作企业达成合作意向,智慧设备板块已和多家设备达成合作意向。
加之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的高效巡查安保手段,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。如今,从2017年物业服务人员每月需要投入37人缩减为9人。
“我们通过这些开源节流方式,以达到社区居民既能享受相对专业的物业服务,企业也可以达到收支平衡并产生利润,最终实现居民可以享受到持续专业的物业管理服务。”崔宁介绍。
社区居民、居委会、企业通力合作
一个也不能少
能够实现这一切,离不开人民街党工委、办事处的鼎力协助与支持。
邓月冰作为该社区的居委会主任,是最重要的一环。她在人民街社区已经工作16年有余,见证了人民街智慧社区从无到有的全部过程。
▲邓月冰介绍智慧社区情况
因为大多数居民在这里生活了二、三十年,他们对于缴纳物业费的意识非常薄弱,在前期推进的时候遇到了不少难题。
“我们在社区内做了大量的调查问卷,大概有4000余份,充分了解了居民的需求和意愿后,才决定引入智慧社区模式。”邓月冰表示。
“前期物业公司几乎是无回报的投入,作为居委会虽然无法在资金上给予支持,但是我们尽力在其他方面提供了协助,比如为物业公司提供了办公场地,利用空置场地为E商城提供临时取货点等等,最重要的是要给予物业公司坚持的信心。”
据邓月冰介绍,现在整个社区有7000余户,2万余人口,社区内街道四通八达,建成智慧社区后,居委会工作压力减轻了,居民有了安全保障。
“正是因为居委会主动牵头并在背后大力支持,才有社区今天的样子。”濠畔小区主管冼伟强说。
▲濠畔小区主管冼伟强向记者介绍智慧社区情况
冼伟强是人民街的居民,三年前加入智慧社区。今年50岁的他,从刚开始对社区业务一窍不通,到现在操作电脑、门禁卡登记发放、业主事务协调都悉数掌握。“以前只认识这里百分之五、六十的人,现在基本上全部都认识了,大家有事情也都会找到我。”
据冼伟强介绍,整个社区有三个门,24小时不间断值班,白天由社区志愿者和居委会工作人员轮流值班,2个小时一个班次,一个班次基本都有2-4个人,夜间则由物业公司通宵负责。
关于志愿者招募,冼伟强兴奋地告诉记者,他们建立了几个微信群,都是该社区的居民,大家会在里面标注自己的空闲时间,当有巡查执勤任务时,我们就发布在群里,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认领。
刚开始大家积极性不是很高,但随着工作逐步推进,大家越来越主动,现在还经常会出现“抢单”的情况。
这种良好的人文、服务生态圈,正是社会所期望的和谐社区的典范。
考察即将结束时,崔宁透露,下一步促进会将成立一个由国际、国内一线技术专家组成的顾问团队,他们将更加精准地研究相关政策,根据不同社区的特性定制相应的智慧社区管理模式;同时还会引入大健康系统,方便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名医问诊服务。
▲考察人员正在试用动态刷脸测温智能终端
此外,为了协助疫情防控工作,方便政府卫生部门、街道管理机构对人员流动出入的管控,接下来还将安装动态刷脸测温智能终端,更好地预防交叉感染,保障居民健康。
记者:陈梅
编辑/排版:郴然
摄影:圈圈
转载自瞭望新时代